书画装裱(传统裱)的第一步,便是将画心先附上一层纸,贴在木壁上。
候干后起下,将边裁齐以后,再分别镶绫、绢、纸。镶好,背后附纸二层,又贴木壁上。
必须候其极干(不干透一挂便会凸起),然后起下,上天地杆,加轴头,才算完成。全过程所需时间,少则7天,多则半月、一月,甚至更长时间,视精度要求而定。
现代机裱,无须候干,但其它工序相似。应急装裱,立等可取;或可二、三日后取画。
揭裱旧画尤难,揭时无论画心如何腐朽,也必须保持原状,否则无价珍品,被揭裱损坏,是不可的。高水平的裱画师裱字画难能可贵的,便在这点。
一件裱成的字画,除边、心、天地以外,上端木杆为天杆,下端木杆为地杆,中堂在地杆两端又讲究加轴头,轴头以象牙轴、瓷轴、牛角轴为上,漆轴、硬木轴次之,柴木轴最劣。至于系飘带,拴绳,也有极考究的。
附:传统装裱程序图示
制浆→托画心→方正画心→(托染材料)→配料→镶嵌→清裁大边→转边(包边)→粘串(接含口和粘搭杆)→配背(裱覆背纸)→覆画(扶活)→磨画(砑光)→剔边(批串)→配杆→钉铜钮(绦圈)→包杆(上轴头)→上杆→系绦(串丝带)→扎带→粘签条(书签)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