宣纸润墨的结构原理
宣纸造纸所用为青檀的韧皮纤维,纤维长度在一点七至三点七毫米之间,属于长纤维,且百分之八十的纤维长度十分接近,因而成纸匀度好。电子显微镜下,人们发现其纤维细胞壁分布诸多细密且均匀的皱纹,与纤维长轴向平行,这种故宣纸着墨时,易留住笔痕、墨迹,淡墨与水会沿着皱纹沟漕向外逐步渗扩,形成不同层次;重笔时又自然分界,互不溶混,形成主体感。
宣纸中加入适量的稻草宣纸质量更好,其中稻草是以当地所产的沙田秆高节少的稻草为上品,它和一般的稻草相比,纤维素含量高,纤维是细长的,坚韧的,形态和青檀皮有点相似,只是韧性相对不足,但是它在宣纸中起着增强棉软性的作用的同时,也填充了檀皮长纤维的空隙,使得檀皮纤维的结合更为紧凑、内部结构更为紧密,因此,这种规整的檀皮长纤维与草浆短纤维均匀交织,使水墨扩散均匀,无锯齿形辐射状态。皮多,则纸质过于松散,手感过脆,发墨速度极快且不规则;草多,则纸无骨,过于绵软。实验表明,纯皮的纸浆,在捞纸的生产过程中因极易起泡和“故包”而难以生产;纯草的纸也因过于绵软而无法完成捞纸的过程。
经过千百年的实践,历代的能工巧匠们对皮、草进行了各种比例有机结合的实验,从而产生了各种用途的精美宣纸,也正是这样的特征,决定了宣纸为中国书画的最佳用纸。我们国家在近年确定行业标准QB/T3515―1999和强制国家标准GB18739――2002,就是以红星牌宣纸的技术参数和理化指标而确定的,其真正的来源,归根到底还是来源于中华民族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实践。
|